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劇場舞臺,實則內含玄機。深圳晚報記者 余海洪 攝
先進的舞臺大幕系統(tǒng)。深圳晚報記者 余海洪 攝
參觀市民在旋轉舞臺上過一把演員癮。深圳晚報記者 余海洪 攝
深圳濱海藝術中心的體驗產(chǎn)品,讓觀眾視角從臺前轉向幕后。深圳晚報記者 余海洪 攝
讀特客戶端·深圳新聞網(wǎng)2022年8月17日訊(深圳晚報記者 趙偉君)大幕拉開,臺前精彩萬分,幕后故事也在不斷展開。近日旋轉舞臺,一場奇妙的“旅行”在深圳濱海藝術中心開啟。“OPEN DAY”是該藝術中心新開發(fā)的沉浸式戲劇體驗產(chǎn)品,用70分鐘的體驗之旅,帶領觀眾將視角由臺前轉至幕后。
當天,深晚記者和數(shù)位市民朋友一起跟隨講解員,從排練廳到化妝間,由候場區(qū)至舞臺上,深度了解了劇場工作人員的日常。至于大家心中那些關于幕后的十萬個為什么:最佳觀演座位在第幾排?話劇演員的麥克風藏在哪?漆黑后臺演員們如何快速定位……深晚記者帶你一一揭秘。
揭秘1
排練廳暗藏高科技
沉浸式探秘之旅從劇院7樓啟程。這里是演員們的排練大本營,包括一間240平方米的歌劇排練廳和一間315平方米的舞蹈排練廳,隨著工作人員按下手中遙控器,兩間排練廳在可升降吸音簾助力下,瞬間實現(xiàn)“換景”,科技感十足。同樣充滿科技元素的還有一樓后臺化妝間,化妝鏡前亮晶晶的大排燈,不管點亮多久,燈泡一點不發(fā)熱,既安全又環(huán)保。
后臺約有20間化妝間,其中VIP化妝間不久前接待了來此開唱的老狼。有演出的日子,這條直通舞臺的過道滿滿當當全是航空箱,裝著道具、服裝等物品,過道兩側類似舞蹈把桿的裝置,可不是給演員上場前壓腿用的,而是為了保護墻面,避免撞擊。
參觀行至登臺前最后一道關卡,講解員介紹說,此時就該請出整個舞臺的掌舵人“舞臺監(jiān)督”,也就是胸前工作牌上印有樂符符號的人,只有他開口發(fā)令,候場演員才能登臺或退場。
揭秘2
《只此青綠》舞臺再現(xiàn)
濱海藝術中心的舞臺為經(jīng)典的品字形舞臺,2000多平方米,可同時容納四個不同場景,實現(xiàn)高效裝臺和快速布景切換,觀眾通??吹降奈枧_區(qū)域僅僅是巨大舞臺的1/4。開闊的舞臺空間為藝術探索賦予了更多靈感與可能,舞臺下方可實現(xiàn)“推拉”“升降”“旋轉”等多維度空間變換,為舞美裝置提供豐富的藝術呈現(xiàn)空間。
工作人員現(xiàn)場操作展示,主舞臺下沉、后舞臺前移,舞臺隨機關不斷變幻,最終停在《只此青綠》同款旋轉舞臺。2021年,《只此青綠》首輪巡演來深登陸濱海藝術中心,就憑美輪美奐的舞美效果,為觀眾開啟沉浸式“賞畫”體驗,成為舞劇出圈之作。這次體驗“青綠”同款舞臺,深晚記者感到十分夢幻,工作人員為體驗之旅的每位觀眾配上座椅,獨特設計的圓形舞臺被分為中間和外圍兩個圈層,在《只此青綠》令人沉醉的配樂聲中,兩個圈層以交錯方向,慢慢轉動起來。那一刻,觀眾能真切體會到王希孟“心中若能容溝壑,下筆方能匯山河”的畫中詩意和中國傳統(tǒng)繪畫的美學意趣。
揭秘3
最佳觀演座位是哪排?
探秘小組旅程繼續(xù),依依不舍離開舞臺,大家隨講解員來到濱海藝術中心的多功能廳。這個看著平平無奇的小劇場,其實暗藏玄機,當觀眾席座椅收縮后移,可變身為一道墻,留出大片空間,以便觀劇、辦宴會、走T臺、放投影,名副其實多功能。
進入自由交流時間,大家將心中積攢的關于劇場的疑問拋向講解員。
最佳觀演座位在第幾排?原來不是第一排,而是第9至13排正中間,因為平行視角下,視覺音效都能達到最佳。
舞臺上話劇演員的麥克風在哪里?竟然藏在頭發(fā)里,下次觀演時記得盯緊演員額前,沒準就能看見那個小小的膚色掛耳式麥克風。
為什么觀演不能帶液體飲品進入?講解員解釋道,大家留意會發(fā)現(xiàn),劇場座位下的圓形孔洞狀裝置,是取代傳統(tǒng)排風口的凈壓箱旋轉舞臺,為防液體傾倒破壞凈壓箱,所以觀演禮儀有此一條。
新疆拓豐舞臺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舞臺機械、舞臺幕布的生產(chǎn)安裝。其中舞臺機械包括:臺上機械、臺下機械、升降舞臺、伸縮舞臺、旋轉舞臺、活動假臺口、燈光吊籠、燈光吊片、對開幕布系統(tǒng)、電影銀幕架、升降系統(tǒng)、電動吊桿機、多層纏繞吊桿機、單點吊桿機、單層纏繞吊桿機、一次排繩臥式、立式滾筒式電動吊桿機、變頻調速拉幕機、電動對開拉幕機;阻燃舞臺幕布有:大幕、二幕、會幕、紗幕、天幕、橫側條幕等,是國內較早規(guī)模較大的舞臺設備制造企業(yè)。